原標題:今年成都財政重點保障這些支出
“三個做優做強”
“四大結構”調整
產業建圈強鏈
“智慧蓉城”建設
科技創新
鄉村振興
生態環保
基本民生
2022年成都經濟財政形勢如何?財政收入方面怎樣奠定堅實基礎?財政重點支出需要加強保障哪些領域?
記者從3月26日召開的全市財政工作會議上獲悉,今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持續釋放,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動力有所增強,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不斷鞏固。各領域資金需求加大,將對“三個做優做強”“四大結構”調整、產業建圈強鏈、“智慧蓉城”建設、科技創新、鄉村振興、生態環保、基本民生等重點支出加強財政保障。成都重大戰略疊加的紅利將逐步釋放,穩增長政策效應也將進一步顯現,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
今年全市財政收支形勢開局良好
今年1—2月,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21.6億元,增長7.6%;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10億元,增長8.2%,全市財政收支形勢開局良好,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收入方面,細化組織收入舉措,強化稅源精準管控,確保應減盡減、應收盡收,同時提升財政收入質量,努力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%的預算目標。
支出方面,切實加快支出進度,持續優化全過程執行進度監控機制,及時清理收回執行進度較慢的財政資金,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。
全面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
如何統籌做好穩增長重點任務落實,保持財政支出強度?據悉,成都全面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,積極支持促進消費和投資,實施重大項目攻堅大會戰,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,為穩定經濟增長提供堅實支撐。
今年中央擬發行專項債券3.65萬億元、與去年持平,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近9.8萬億元、增加1.5萬億元,是多年來最大增幅。目前,成都市已獲批提前批專項債券209.14億元,已全部發行完畢!拔覀円獜娀冃,堅持‘資金跟著項目走’,合理加快使用進度,確保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!笔胸斦窒嚓P負責人表示。
支持組建碳中和實驗室
在強化重大戰略保障能力上,要準確把握城市發展戰略,聚焦唱好“雙城記”、建強“都市圈”、建好“示范區”、提質“幸福城”、辦好“大運會”作出更大貢獻。
要通過持續完善財政管理體制,大力支持“三個做優做強”。推動財力下沉,完善財力與事權、責任與義務相匹配的一體化財政管理體制,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,持續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。
大力支持“四大結構”調整。健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政資金穩定投入機制,研究支持綠色低碳園區建設、節能降碳技術改造、清潔能源替代等方面的財政獎補政策,支持組建碳中和實驗室。
做好產業建圈強鏈資金保障
如何用好財政政策工具?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補償制度,加快落實國家對環境保護、節能節水、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的稅收優惠政策,運用優先采購等措施加大綠色低碳產品采購。
在大力支持產業建圈強鏈上,按照“新增安排一部分、結構調整一部分、向上爭取一部分、引導撬動一部分”的保障思路,做好產業建圈強鏈資金保障。持續健全產業政策體系,積極配合各重點產業鏈牽頭部門制定重點產業鏈專項政策,優化完善總部經濟、會展開放等領域支持政策,建立財政轉移支付、地方債券分配與區(市)縣產業效益掛鉤制度。
在大力支持智慧蓉城建設上,建立完善“智慧蓉城”建設經費保障及管理機制,支持實施智慧蓉城建設攻堅行動。
在支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,全力支持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,完善農業補貼政策,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。本報記者 王雪鈺